财联社7月11日讯(编辑 王蔚)曾经火热的上市公司买理财现象有所“退潮”。
近期,海信家电(000921.SZ)发布公告,称于2025年6月26日至2025年6月30日期间,海信家电及附属空调公司作为认购方订立西部信托理财协议,以自有限制资金认购西部信托理财产品,金额18.7亿元人民币。
数据来源:海信家电官网,财联社整理
上述案例是上市公司购买理财热的缩影。近年来,随着金融产品不断规范且种类多样化,上市公司购买金融产品成一大趋势。不过,从数据来看,今年上市公司购买金融产品急速降温。
财联社据wind数据统计,今年上半年共有660家上市公司认购金融产品6623只(按照wind口径,认购1次为1只),金额合计4179亿元,认购金额环比下降31%。其中,结构性存款认购金额降低1622亿,是主要原因,其认购金额占比也从去年的66%降低8个百分点至58%。
西部金融研究院院长陈银华分析,上市公司更加注重多元化配置,将资金分散投入到不同类型的理财产品中,以降低单一投资的风险。结构性存款规模占比下降,反映出上市公司在资产配置上更加灵活多样。
上半年上市公司认购金融产品金额骤降31%,结构性存款减少为主要原因
据wind统计数据,今年上半年,共有660家上市公司认购了6623只金融产品,认购金额为4179亿元。相比于去年下半年,今年上半年上市公司购买金融产品意愿降低。认购体现出三方面的差异:一是,入局上市公司减少373家;二是,认购金融产品数量减少了近3000只;三是认购金额缩水近2000亿。
捷希源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